泰宁:为乡村振兴人才“定制”导师
(尤新) “自从老支书和我建立了结对帮带关系,他带着我走街串巷,教给我许多农村工作经验,原本面对农村工作一头雾水的我,现在处理事情逐渐得心应手,群众对我的评价也大大提高。”近日,谈及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推行的“定制化”导师帮带机制,去年新上任的新桥村党支部书记黄源泉颇有感触。
“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以来,我们挖掘动员了一批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外出经商人员等优秀青年回村参选任职,但如何让他们尽快熟悉农村工作,掌握矛盾纠纷调解技巧,理清未来农村发展思路,成为我们乡急需解决的问题。”新桥乡党委书记郭颖说。
今年初,新桥乡启动导师帮带工作。为选好导师,新桥乡通过从基层经验丰富的“老乡镇”中推选一批、从优秀离任村主干中选聘一批、从创业致富带头人中邀请一批等方式,建立了一支由21名“土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乡党委摸底建立学员帮扶需求、导师帮带责任“两张清单”,经过导师和学员双向选择,首批15名村干部与11名导师建立结对帮带关系。
黄建华20多年前就已担任岭下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新当选的岭下村村委会“95后”副主任黄建斌发展米酒产业遇到资金困难、技术难题,导师黄建华利用自身人脉,积极发动岭下村、新桥村的党员、能人共同成立“一杯米酒”专业合作社,并亲自指导酿酒工艺。在他的帮助下,今年合作社共酿造米酒1万多公斤,带动农户增收10余万元。黄建华还将田间地头当课堂,面对面教、手把手带,带着黄建斌走入群众生产生活,指导其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如今,黄建斌已成长为一名处理农村事务的行家里手。
“为提高帮带成效,我们每周开展一次现场指导、每月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每季举办一期‘薪火’讲堂,通过导师交流分享治村经验、创业故事和矛盾调解经历,进一步破解村干部知识空白、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新桥乡党委组织委员林科城介绍道。
目前,泰宁县在各乡镇全面推行乡村振兴人才导师帮带机制,累计选拔196名导师结对290名村“两委”干部,推动落地村级产业发展项目75个,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3个,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78件。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212/t20221209_6076051.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