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助力打造“种业之都”
发布时间:2022-08-05
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作者:佚名
带头落实市党代会精神,城市副中心积极助力打造‘种业之都’,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在引领北京种业产业发展、促进地区农民增收、保障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园区不断加强与国内各大高校院所的研发合作。其中,园区内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通州实验站,设计研发了各类节水灌溉技术与产品装备,并将其推广至北京乃至全国,利用节水“黑科技”,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灌水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灌水质量的高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通州实验站率先创建了强化灌水器流道自清洗能力的漩涡洗壁优化方法,彻底改变了以色列生产的锯齿形流道设计方法,获得了PCT国际专利授权,一举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水稻种植,需要有一定的水层淹没,耗水量很高。中国农业大学通州实验站将滴灌技术与旱作直播技术相结合,研发了水稻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不仅能节水,还能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幅减少人工投入。
高效灌溉系统作为基础平台,融合信息化“黑科技”,中国农业大学通州实验站还通过物联网远程管理系统,研发了智慧果园滴灌水肥一体化系列技术,达到定时、定量、节水、增产等作用,让农民足不出户即可知晓作物生长状态。
近年来,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已累计引入中国农大等四家高校院所、六十余家种子企业,建立十五个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培育孵化十余家科技型企业,努力建设种业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国农业领域高精尖产业集群。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zwgk/zygz/nmzs/325877026/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2-06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
2025-02-06绿豆汤制作小贴士
2025-02-06徐蒜6号
2025-02-06洪泽湖:渔警民联合护...
2025-02-06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
2025-02-06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
2025-02-06江苏省太湖渔政监督支...
2025-02-06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
2025-02-06凝聚八方力量 滆湖...
热门资讯
20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
20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
20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
20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
20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
20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
20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
20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
20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
2020-11-19猪价继续反弹,仔猪价...